IMG_3980  

在進入副食品主題前,一樣要先講講6M個晴妹。

上篇提到的晴妹的感冒在她滿6M前夕終於康復,所以觀察一週後我們也如期打了6M的預防針。
打針那天量身高65CM,在50百分位;體重8.7KG,在85~90百分位;頭圍45CM,在97百分位。沒錯,整體比例感覺像小叮噹哆啦A夢,特別是頭,被醫生宣佈必須照超音波檢查,因為「太大了」!

我們哆啦晴妹照了另她不爽到哭哭的腦部超音波後,結果是......一切OK,大頭是遺傳啦

另外比較害羞的是還是不會翻身(老實說我想過是不是身體較「沉重」以至於她懶得翻......)

不過已經會坐了!自己一個人獨立可以坐啦

IMG_3947  

自從晴妹感冒康復之後,我很努力想給晴妹多一點「刺激」彌補她生病浪費的光陰,所以跟晴奶奶及晴爸開始嘗試多帶晴妹到不同場合,接處不同的人。但就在此時,發現晴妹改變了!

以感冒的兩週為分隔點,晴妹較少順利獨立入睡,被奶睡後抱到小床馬上醒,在外變得更安靜與退縮,對爸爸車車及汽座出現不安感,幾次外出都沒大便,在外較無法順利入睡,還有變得怕外公,外公抱三秒馬上憋嘴,再抱下去就大哭,跟她玩她會邊笑邊哭......

這或許只是剛好與6M逐漸展現的分離焦慮穩合吧!不過連醫生也說哆啦晴妹較安靜,於是我們爸媽更要讓她多接觸不同環境與人,鼓勵她「動」起來!

可是,在家中的晴妹是很愛玩的!
大概就是在晴妹感冒時開始,她比之前更愛玩她的舌頭發音,繼偶然間發出爸爸爸爸的音之後,會連續發出噠噠噠噠的聲音,然後幾次噠噠音後ㄉ字變成了ㄇ,現在幾乎都是媽媽媽媽的在叫了,有時她媽媽音發完後還會連著爸爸音,或是變成抱抱音,雖然還不具有語言意義,但還是覺得SO SWEET!!

哆啦晴氏發音最近已經達到混音境界,且對晴妹來說是有意義的了,只是我們聽不懂罷了!
比方說她在床上玩,我在電腦前查資料忽略她,她就會啊-媽媽媽媽爸ㄠ抱ㄠ啊的叫,若我回頭看她,她就會超開心給我一個燦笑。或者是晴爸在訓練她翻身,她小妮子不甘願,就會ㄠ-寶寶爸爸媽ㄠ啊的叫。又或者是晴奶奶跟她玩一玩突然跟晴爸說話不理晴妹,她就會嗯-哼嗯-哼的叫。就晴奶奶的意思來說,是我們家哆啦晴妹很有主見。

 

總之,就是晴妹越來越像地球人,且正快速脫離嬰兒期,準備進入幼兒期了。(而不愛睡覺的症頭一樣讓我這個做媽的很難理解也很頭痛啊@@)

 IMG_3904  

-------(進入正文分隔線)---------

 

半歲了,進入新的里程碑,就是要吃離乳食品,展開了攝取副食品的生活。

顧名思義,副食品就是「副」,因為一歲以前母奶都是主食,副食品通常四到六個月開始添加,有過敏體質的寶寶最好在六個月開始,最晚在七個月以前一定要給寶寶準備副食品,讓寶寶練習咀嚼與吞嚥,為一歲以後吃正餐做準備。

這個副食品以晴妹對大人食物的好奇心來說,我原本打算五個半月就開始試,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還準備了費雪餐椅及貝親湯匙打算給晴妹愉快及順利的開始,結果遇到晴妹感冒順延,當時晴妹吃藥吃得很不開心,於是我們決定吃藥結束後隔一週才加副食品,讓她脫離一下吃藥陰影。

終於在晴妹滿六個月打完針後,她吃下了人生中除了母奶與藥之外的第一口食物。

副食品餵食方式簡單來說:一次介紹一種食物,採天然與原味為主,觀察有無異樣與過敏,一切ok後三到五天後換一種,食物由稀到濃到粒,順序從五穀根莖類至水果蔬菜再到豆蛋魚肉。

新增點陣圖影像

第一次進食,我們選擇大眾化的自製米糊。
其實我有上網索取米糊試用包,但收到後發現成份太複雜了,又是糖又是乳化劑等等,於是收起來暫時不餵了,決定自己做較健康與實在。(且較易觀察寶寶喜好,也能必免一次太重口味)
原本副食品形態應從水至糊至泥至塊,所以得先從稀飯上面的米湯(閩南語「暗」)先開始吃的,但之前餵藥時覺得晴妹吞嚥能力不錯(雖然是用滴管餵),且也沒什麼流口水的表現(表示她吞嚥能力ok?)加上她已六個月了,所以我直接跳到糊狀食物。

 

我的米糊做法:用有機米與過濾水煮十倍粥,因為是用瓦斯煮,我一直攪拌,煮到上面的米湯變很濃,煮完用篩網過濾。過濾完的真的很細稠,放涼後放入加蓋製冰盒做成冰磚,每次吃取兩個冰磚(一格20cc)蒸熱後,加點冷水拌勻即可。(食用時注意溫度不可太高,以免燙傷及損壞味蕾)

※不過因為第一次用的篩網洞洞太小,濾完後怎麼壓磨都還是有米殘渣下不去,最後渣渣進了媽咪我的肚肚。第二次我換了洞大一點的篩網,輕壓後米可以變碎且全部都下得去,但又覺得太粗了,可能對現階段來說不適合。(且大量製作時很麻煩)
有天突然想到家裡的豆漿機可作米糊,於是我用十倍粥的比例下去煮,半小時以內就ok了,泡、煮、碾碎一次完成,人也不用在旁邊顧,打得很細。但是缺點是有部份會黏鍋底變一團團的,導致打不散,所以有些沒有很細,必須再用湯匙壓碎加工,且吃起來就是沒有瓦斯煮得香。  

 

晴妹第一次坐餐椅超開心,東摸西摸東看西看,對湯匙及碗也超有興趣,吃米糊一口接一口還嫌我慢,直接要拿碗吃!看來終於擺脫吃藥陰影了,且這小妞對米糊接受度頗佳唷!(當然啦!身為以米飯為主食的華人來說,不愛吃也不行XD)

 新增點陣圖影像 (2)

米糊試了幾天後換馬鈴薯泥,馬鈴薯蒸熟後加一點水用料理機打成泥即可。
晴妹對馬鈴薯的接受度不錯,不過不知道是我做得太濃還是從稀稀水水的米糊跳馬鈴薯泥太快,晴妹直接把馬鈴薯泥大出來了......加上有出一點疹子,所以馬鈴薯暫時被打入冷宮。

 

馬鈴薯失敗後,剛好晴奶奶買了南瓜,看了ㄧ下網路上很多媽媽都拿南瓜來做副食品,所以接著晴妹就要吃南瓜了。
南瓜給小寶寶吃要去皮去籽,有了馬鈴薯的經驗後,我在南瓜泥中加水,讓南瓜的濃度不要太高,所以不是南瓜泥是南瓜糊了,沒想到晴妹對香甜的南瓜沒有好感,第一次吃就皺眉,第二次就閉口不要了。但我還是不死心的餵了三天,直到晴妹身上又出現疹子,發現對南瓜也疑似過敏,於是南瓜也被打入冷宮了。

 

就在我思索再來要餵什麼食物時,想到冰箱有葡萄,查了資料確定葡萄是低敏食物,且有很多前輩媽媽也拿來餵後,晴妹接著就是吃葡萄了。葡萄很麻煩,要去皮去籽,再用料理機打成泥,因含水量高,幾乎是變葡萄汁了,因葡萄等水果含糖份較高,所以給小寶寶吃時要加水1:1稀釋,還有給小寶寶的食物一開始最好加熱,去過敏化及消毒,所以晴妹吃到的是熱葡萄......味道就像市售罐裝葡萄汁ㄧ樣啦!
晴妹吃第一口馬上做出「好酸」的表情,人家我給的是葡萄不是檸檬耶!奇妙的是他也不排斥就是了!後來把葡萄加在米糊裡給她吃,他也乖乖吃掉。

 

繼葡萄之後,登場的是小黃瓜。小黃瓜去皮後加一點水打成泥,因我仍怕做太濃,所以只用一條小黃瓜要做五天份,於是加水後小黃瓜泥又變成小黃瓜汁了......說真的小黃瓜不調味打成汁草味很重,我跟晴爸都不愛,但神奇的是,晴妹居然不排斥,嬰兒的世界太為妙了!

新增點陣圖影像 (3)  

綜觀到目前為止的副食品之路,不是過敏被打入冷宮,就是食物味道很微妙,且晴妹對碗的熱愛勝過食物,坐餐椅上是很興奮,但十五分鐘就會累了,他東看西瞧,也還未能靈活進食,所以量都吃很少,雖說以母奶為主食可以餵到一歲,但現在養成良好進食習慣及培養對吃的熱愛真的很重要啊!等母奶退居為副食時,吃得不好這件事是沒有退路的了,現在我都安慰自己一開始要先培養興趣,只是嘗試味道與練習咀嚼,但不免還會偷偷擔心之後的進食狀況。

 

接下來打算想試嬰兒屆接受度較高的蘋果泥,你問我為何不先試香蕉這嬰兒屆的副食品王牌之一的水果,噢那是因為晴妹有過敏體質,而香蕉偏偏較易引起過敏啊!

-------(同場加映)-------

傳統習俗中有一項是在閏年時嫁出去的女兒必須煮豬腳加麵線回娘家,以祝娘家父母平安健康之意。

今年婆婆很早就幫我準備好了,這次我原本想挑戰可樂滷豬腳,但可樂有咖啡因正在餵母奶的我不能吃,沒想到上網一查,可以用蘋果西打代替!

新增點陣圖影像 (4)  

做法很簡單,先把豬腳燙過後洗乾淨,然後爆香蔥、薑、蒜及八角,再淋入醬油嗆一下以提升醬油的香氣,接著把爆香好的蔥、薑、蒜及八角與醬油倒入悶燒鍋中,擺入洗乾淨的豬腳後加入蘋果西打,煮滾後蓋上蓋子悶一些時間即可。其中醬油與蘋果西打的比例是1:3或1:4,悶煮時間依各悶燒鍋廠牌而定。

用蘋果西打滷出來的豬腳雖然不像可樂滷的顏色漂亮,但是一樣很好吃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u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